《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研究室 陈 鹤
《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由于有了高层领导的推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也使我们重新关注1789年的这场社会政治革命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制度根源。
一、内容解读
这本书是托克维尔继《论美国的民主》之后写的又一部关于政治学的著作,与前者不同,前者是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大洋彼岸的美国的民主的研究,而这本书是他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变革的研究,在《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中,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与自由是矛盾的,不可兼有;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中,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表述,而是对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的思考与评价,《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本书分别告诉人们“美国何以是美国”和“法国何以是法国”。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法国革命确实像当时的人所感到的那样异乎寻常吗?确实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离奇、那样颠倒乾坤和锐意革新吗?这场奇怪而可怕的革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的真正特点是什么?它的深远效果是什么?它具体摧毁了什么?它又创造了什么?
在托克维尔的研究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他认为法国大革命的业绩是以突然方式完成了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认为,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讲,最危险的时刻通常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当封建社会的某些部分在法国已经废除时,人们对于剩下的部分常常抱有百倍的仇恨,更加不能忍受。
二、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法国的改革道路不可复制,美国的民主制度也无法移植,中国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矛盾是由多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的。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一些在发展过程中蕴含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社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社会需要转型,这些问题是所有后发展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和面临的问题。回顾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行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采取“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潜伏了的各种社会问题会在今后的发展中集中凸显。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公平度的下降,但是经济结构不均衡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聚以及公民权利的不对等。社会财富的积累并不是导致社会稳定的因素,相反,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公众生活的富足某种程度上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公民的维权意识增强,对公平的渴望增加,而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不能够满足公民的这种诉求,这种差异和受挫感会激发人们以各种方式来改变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格局。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并且改革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改革步伐艰难,这是中国民主建设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蜕变过程。按照托克维尔的观点,没有改革,革命难免;进行改革,引发革命也并非不可能。改革并不是不存在风险的,但是不改革的积重难返,凶多吉少,风险更大,犹如恰当的改革可能再造一个自由的民族。
没有任何一个民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会遇见像中国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中国这样多的人口,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中国这样的成就。中国今天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抵触,既得利益者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运用手中的权力谋取自身的利益并对这种利益极力维护。当改革触及或者侵害了这些利益既得者的利益时,强大的阻力就会让改革的成果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改革停滞不前,不进行及时的改革,忽视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十八大后,中国的改革将会采取更大的力度,新一届国家领导对改革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和信心。国家高层领导人推荐《旧制服与大革命》就说明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与法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有某种相似性,领导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中国目前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物质财富急剧积累的时期,中产阶级、社会低收入阶层包括农民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社会不公正现象时常发生。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要求更多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社会公平。所以对于中国来讲,改革方式的选择对于改革的效果至关重要,中国的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吸取苏联休克式的改革方式的教训,关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注人的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积极及时地回应公民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