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理论园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基层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检察长 陈宝富
(发稿时间:2014年10月16日)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桥头堡,承担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使命,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城、临港新城、迪士尼、前滩也是浦东二次创业的重要契机。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应该严格、有效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当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引领者”和“保障者”。

(一)树立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当好“参与者”

全面、正确、有效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树立责任意识,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责任。结合浦东新区的区域特点,立足检察职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准检察工作与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惩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各种金融犯罪、影响社会稳定、侵犯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活动的惩防力度。通过准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修复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对抗;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推进惩防腐败的体系建设,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参与者”。

(二)坚定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当好“引领者”

1.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开展人民性教育活动。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各项执法活动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断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着力维护基层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基层检察机关的本质要求,也是基层检察工作发展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人民性教育,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坚持基层检察工作的人民性,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在执法办案中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使基层检察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的愿望,适应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

2.增强人权意识,提高人权保障能力,尊重和保障人权。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要求写入总则,新民事诉讼法对保障当事人诉权、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明确的规定。新的刑诉法、新的民诉法要求司法机关既要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证人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坚决纠正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等违法行为。通过不断完善轻微犯罪和特殊对象的处理规范,制定《公诉部门对轻罪案件实行轻缓化处置的暂行办法》、《常见罪名相对不起诉的规范性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权保障能力。

3.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基层检察机关干警需要通过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改善工作方法,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全社会营造以人为本的社会风气,听群众呼声,依法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活动;严肃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移民补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坚决查办重大责任事故、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突出事件背后的渎职案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健全执法办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延伸矛盾化解触角,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和首办环节。

(三)增强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观念,当好“保障者”

1.牢固树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观。提高干警服务大局的认识水平,坚持各项检察工作融入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检察工作以保障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发展为落脚点。不仅要克服纸上谈兵、工作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观念,还要克服把服务大局单纯理解为服从,不愿或者不敢进行法律监督的观念,同时要克服认为服务大局与检察工作相对立的观念,避免检察工作方式、方法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背离。科学发展观还要求检察工作克服片面追求法律效果,而忽视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机械执法办案观念。

2.聚焦检察工作重点,体现区域特色。通过对已在浦东新区落地的国家级中国商飞、迪士尼、上海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展深度预防工作,将优质的法律服务深入到重点工程建设的第一线,深化“阳光工程”、“大党建”等预防职务犯罪的专项预防工作,实现预防工作的立体化。“十二五”期间,金融城、临港新城、迪士尼、前滩是上海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浦东新区发展的重点,也是上海城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金融城旨在打造金融中心建设,临港新城将聚焦高端产业、创新产业和强化产城融合,迪斯尼和前滩也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开发给各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通过打击刑事犯罪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通过延伸检察职能协助做好动迁矛盾化解、重大工程质量监督等工作,通过探索金融犯罪风险预测预警提示加强金融犯罪风险预测预警工作,服务浦东核心金融功能区建设。

基层检察机关处于国家法律监督的第一线,承担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绝大多数任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职责神圣、任务艰巨。基层检察机关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和统领,通过自身的科学发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当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参与者”、“引领者”和“保障者”,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定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参见曹建明:《在高检院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