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 1、明确封存义务主体及法律后果 法条的规定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详细列举封存义务主体,笔者认为从设立该项制度的初衷看,封存义务主体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作出处理决定的主体,包括作出判决的法院及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检察院,他们是当然主体;二是诉讼程序中涉及的主体,包括案件经过侦查、检察、审判、执行等诉讼程序中涉及的主体均属于义务主体。三是档案管理主体,这是延伸的义务主体,因为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被处罚对象的记录往往进入个人档案,因此档案部门必然了解该记录;四是因法定事由查询后产生附随保密义务的主体,法条明确规定查询后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故也应当纳入封存义务主体范围。 封存义务的履行一般都具体到个人,但是作为义务主体应当是单位,任何个人都无权封存犯罪记录,也无权查询犯罪记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查询,只能是单位行为。对于义务主体违反封存义务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向相关责任人及单位提起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的权利。泄露责任人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泄露单位应当为未成年人消除影响,对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的义务,泄露单位在承担赔偿义务后有权向泄露责任人追偿。 2、限定“有关单位”的范围、查询目的及随附义务。 为促使那些不慎失足的未成年人在重新就学、择业过程中,能够真正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彰显了司法文明和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对于法律例外的规定,有关单位应根据法律之规定限定在关系国家安全、利益或对于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单位,可能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或利益以及单位整体的社会公信力,在招生、招聘时可以查询犯罪记录。对于可查询的单位,必须提出查询的理由,予以审查备案并限定查询目的。可查询的单位,对于查询结果应当保密,相应责任如前所述,此不赘述。 3、明确检察机关对该制度的法律监督职责 将检察机关对这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完全能够纳入法律监督职能中刑事执行监督的范畴。检察机关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该项法律监督,如通过制发一类问题通报、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应当封存犯罪记录而没有封存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通过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的方式进行监督。由监察机关牵头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查询备案制度,各封存义务主体的犯罪记录查询登记都应当向同级检察机关备案,检察机关应当根据备案进行审查,监督查询单位或查询人是否具有查询资格、是否符合法定查询条件、查询后是否履行了附随保密义务等。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仅作完善,是不够的。封存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对其今后的生活、就业、就学产生影响,而又有一部分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查询,甚至可以因为查询结果否决未成年人的就业、就学,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该制度的初衷。为了能真正实现未成年人的回归社会,不让犯罪记录影响其一生,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消灭。
二、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
1、明确封存义务主体及法律后果
法条的规定相对比较简单,并没有详细列举封存义务主体,笔者认为从设立该项制度的初衷看,封存义务主体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作出处理决定的主体,包括作出判决的法院及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检察院,他们是当然主体;二是诉讼程序中涉及的主体,包括案件经过侦查、检察、审判、执行等诉讼程序中涉及的主体均属于义务主体。三是档案管理主体,这是延伸的义务主体,因为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被处罚对象的记录往往进入个人档案,因此档案部门必然了解该记录;四是因法定事由查询后产生附随保密义务的主体,法条明确规定查询后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故也应当纳入封存义务主体范围。
封存义务的履行一般都具体到个人,但是作为义务主体应当是单位,任何个人都无权封存犯罪记录,也无权查询犯罪记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查询,只能是单位行为。对于义务主体违反封存义务的行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有向相关责任人及单位提起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的权利。泄露责任人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泄露单位应当为未成年人消除影响,对给未成年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的义务,泄露单位在承担赔偿义务后有权向泄露责任人追偿。
2、限定“有关单位”的范围、查询目的及随附义务。
为促使那些不慎失足的未成年人在重新就学、择业过程中,能够真正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彰显了司法文明和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对于法律例外的规定,有关单位应根据法律之规定限定在关系国家安全、利益或对于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单位,可能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或利益以及单位整体的社会公信力,在招生、招聘时可以查询犯罪记录。对于可查询的单位,必须提出查询的理由,予以审查备案并限定查询目的。可查询的单位,对于查询结果应当保密,相应责任如前所述,此不赘述。
3、明确检察机关对该制度的法律监督职责
将检察机关对这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完全能够纳入法律监督职能中刑事执行监督的范畴。检察机关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该项法律监督,如通过制发一类问题通报、纠正违法通知书,对于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应当封存犯罪记录而没有封存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通过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的方式进行监督。由监察机关牵头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查询备案制度,各封存义务主体的犯罪记录查询登记都应当向同级检察机关备案,检察机关应当根据备案进行审查,监督查询单位或查询人是否具有查询资格、是否符合法定查询条件、查询后是否履行了附随保密义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