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获批建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上海浦东金融要素不断聚集,金融产业不断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2月,全国基层院首个金融检察部门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应运而生,专业办理金融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护航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建设。
身份一:全国金融检察
办案机制的探路者
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创立伊始,就结合金融知识产权案件疑难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首创“捕、诉、监、研、防”一体化专业化金融检察办案机制,捕诉由同一名检察官办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实现了在办案中全程监督,并结合办案加强犯罪预防与社会综合治理,及时研究新类型案件的专业化问题。
十一年来,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受案数从罪名较为简单的每年200余件,增加到包括外汇、期货、基金等多要素多罪名的每年近2000件。办案团队从不到10人发展壮大到30余人,涌现出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检察官施净岚。部门承担了多项重点课题研究,每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了《金融检察典型案例集》。
2016年以来,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数众多,案件实事复杂,浦东金融检察部门依托“捕、诉、监、研、防”一体化专业化优势,实现案件扁平化办理,准确运用追捕追诉权,不断破解新情况新问题,先后高效妥善办理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总结形成了金融检察的浦东办案模式。
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在全国基层检察院设立首批金融犯罪检察工作联系点,浦东金融检察部门成为全国两个联系点之一,为全国金融案件办理、研究贡献浦东力量。
身份二:敢为人先的闯将
当前,打击洗钱犯罪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2016年,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在办理一件非法集资案件时,就敏锐地捕捉到被告人的妻子在被告人羁押期间将被告人银行卡上的1000余万人民币转移,遂果断以洗钱罪定罪起诉获法院判决,得到央行上海总部通报表彰。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一行两会”集聚浦东,浦东在全国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分中心落户张江,浦东金融检察部门依托区位优势,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断破解司法难题,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近年来,陆家嘴地区招揽客户购买个股期权的案件频发。受理首例案件后,针对个股期权是否证券等新情况,浦东金融检察部门负责人带领承办检察官专程走访上海证券交易所,并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最终以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此案是上海首例非法经营个股期权案,该案的成功办理为本市此类案件的有力打击提供了“浦东样本”。
浦东金融检察部门正是以这种敢为人先的闯将精神,充分发挥“捕、诉、监、研、防”一体的办案优势,严厉打击金融知识产权犯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全市首例,首例专利碰瓷案、首例期货对敲案、首例骗购外汇、逃汇案、首例非法经营场外个股期权案、首例网上题库被侵权案、首例侵犯地理标志商标权案等等。
身份三:积极创新的实践者
2017年伊始,为强化浦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浦东金融检察部门试行单位犯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涉嫌犯罪的商事主体,从经济安全、公共利益、市场秩序等方面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优先保护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可行性检察建议,要求企业及时整改,对整改到位认罪认罚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维护其市场主体地位。2017年,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办理的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涉案单位是年产值一亿元以上的电子企业,曾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扶助贫困户,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鉴于犯罪情节轻微,涉案单位及人员系初犯、偶犯且认罪悔罪认真整改,对该公司和主要负责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经回访,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浦东作为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入驻浦东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和科创企业越来越多,浦东金融检察部门主动作为,与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签署合作协议,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在与知识产权局的工作协作中,得知其在展览会上查获假冒波尔多地理标志红酒涉嫌刑事犯罪,遂书面要求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案已获法院判决,成功办理了全市首例侵犯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权案件。
2019年以来,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创新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制度,在经济上给予权利人救济,如李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被害单位的员工窃取商业秘密后自行开设公司生产销售产品,经调解,被告人不仅召回已销售产品,且对被害人进行赔偿达成谅解,依法保障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浦东金融检察部门成功办理了假冒“佳沛”“戴森”“欧莱雅”等案件,新西兰驻沪总领事专程来院致谢。假冒“佳沛”注册商标系列案件入选高检院2018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汪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入选上海市2019年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
身份四:经济安全的守望者
2010年开始,浦东金融检察部门每年撰写《金融检察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金融检察白皮书》以年度办理的金融和知识产权案件为基础,总结本年度案件总体特点,解读最新法律政策及典型案例,预判金融、知识产权犯罪发展趋势,深挖案件揭露的社会治理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助力堵漏建制。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充分发挥办案与预防一体化优势,在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检察办公室法律服务窗口,拓宽和畅通企业诉求表达及法律服务渠道,仅近2年共为58家企业23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与区工商联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依托,结合热点形势和最新政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讲座、沙龙、直播等形式提供检察服务,受到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充分发挥“捕、诉、监、研、防”一体化优势,及时将案件展现出的法律或社会问题转化为情况反映,逐层上报,为化解金融风险、防范知识产权犯罪贡献检察力量。如2019年集中办理非法经营场外个股期权案件时,撰写《非法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扎堆”陆家嘴 危害金融安全需引起重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由浦东新区金融局工作牵头成立工作组,展开对浦东区域内非法经营场外个股期权行为进行排查、整治,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依托检察建议为载体,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或行政监管部门存在的管理风险和漏洞,制发检察建议,释法说理与可行性建议相结合,为经济安全贡献检察力量。2018年办理一起外资银行工作人员职务侵占案件时,针对该外资银行存在的权限配置不科学等问题向上海银保监局制发检察建议,银保监局高度重视,组织上海外资银行集中学习,举一反三。2019年在办理“人伤黄牛”骗保案时,针对案件反映的问题向司法局、卫健委制发检察建议,就律师、鉴定人管理、医院周边环境整治等提出对策建议,引起高度重视。
悠悠十一载,浦东金融检察部门开拓、探索、完善了金融、知识产权犯罪专业化一体化的办案模式,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科创中心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筑起了安全堤。金融是经济的命脉,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面对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浦东金融检察部门理应增强使命担当,以“敢为人先、勇当标杆”的浦东精神护航国际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建设。